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华运圣水创始人 郭庆禄 意境 艺栈
  gql.hyss.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93
最新博文:
友情链接1      友情链接      山东华运圣水艺术研究院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人”字与社会》 —— 郭庆禄      “华运圣水”在世界东方中国泉城诞生      《东方文明“靶心”一一“华运”“圣水”在东盟旗开得胜》     
我的动态    
书舞阵法成语
发布时间:2008-06-23

书舞阵法成语
1、"画龙点晴"
2、列阵排云
3、“泰山石敢当”
4、孙悟空还金箍棒
5、太公钓鱼
6、二郎担山
7、公孙大娘剑器
8、庖丁解牛

 

 

 

 

1、"画龙点晴"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原 文】
梁张僧繇,吴人也。天监中,为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其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不点眼睛。每云:“点之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二龙乘云腾上天。未点睛者见在。
【译文】
梁朝张僧是吴地人。天监年间,任武陵王国将军,吴兴太守。张僧繇在金陵的安乐寺的墙壁上画四条龙,却没有画上眼睛。他常说:“如果点上眼睛,就会飞去的。”人们认为他的话很荒诞,就坚决请他画上了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击破了墙壁,二条龙乘云飞上天空。其余没有画上眼睛的龙却依然还在。
【注 解】
古时候,有个画家的画活灵活现,画的东西跟真的一模一样。甚至有人说他画的动物真的能活起来。有一次,他到一个地方玩,他兴趣来了,就在墙壁上面画了四条龙,可是没有画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画龙的眼睛呢?”。他回答说:“眼睛是龙的精髓,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的。”大家哈哈大笑,认为他是个疯子。没想到他提起画笔,运足气力,刚给两条龙点上眼晴,立刻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两条矫龙腾空而起,人们惊得目瞪口呆,全都傻了眼了。 于是后来"画龙点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会使它们立刻生动起来
用法: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主题,使内容更为生动有力。

2、列阵排云

 划如列阵排云,挠如劲弩折节,
    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
    撇如足行趋骤,捺如崩浪雷奔,
    侧钩如百钧弩发。 

东晋王羲之在《笔势论》中用自然物象来引喻书法笔势:“划如列阵排云 ,.挠如劲弩折节,点如高峰坠石,直如万岁枯藤,撇如足行趋骤,捺如崩浪雷奔,侧钩如百钧弩发。

3、“泰山石敢当”

石敢当”,亦名“泰山石敢当”、“石将军”、“石神”等,四川人则叫吞口,是普见于我国民间的一种建筑风俗事象。通常是在家宅大门边外墙边,或街衢巷口、桥道要冲、城门渡口等处,立一块石碑,亦有嵌进建筑物的,碑上或书或镌“石敢当”三字。俗信其作用有三:一是辟邪,二是镇鬼,三是祓除不祥。而在山东一带,旧时尚有这块石碑“能暮夜至人家医病”的神通,所以又叫“石大夫”(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十)。

石敢当,是石,还是人?
  关于石敢当的由来,有各种版本的神话传说。所有这些传说中,石敢当都是一个人。有说他是石匠,有说他是神医,有说他是将军:他的原籍,有桥沟说,还有大汶口说:至于他的本事,有说驱妖,又有说抓鬼。以泰山风物为蓝本结合本地的具体食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式成的丰富多采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群,在华人社会广为流传。

石匠版石敢当
  泰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青年,姓石,名敢当。他非常的勇敢,而且同情贫苦的穷人。在泰山一带很有名。一些人被欺侮了的人就找石敢当替他们打抱不平。泰安城南的汶口镇有户人家,一对老夫妻只有一个女儿。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太阳下山以后,只见东南方向刮来一股妖风直钻姑娘的屋里。天长日久,这个姑娘变得面黄肌瘦,非常虚弱。找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她的病。这时有人说:“看来是妖气缠身,光吃药是治不好的。听说泰山上有个石敢当很勇敢,何不找他来想想办法?” 石敢当一请揪来了。他说:“这事好办,找来十二个童男,十二个童女。男的一人一面鼓,女的一人一面锣。再准备一盆香油,把棉花搓成粗灯芯,还要一口锅,一把椅子,只要这些东西都备齐了,我一定能把妖怪拿住。” 石敢当喝了酒,只见他把灯芯放在香油盆里,点燃了油灯。他用锅把盆子扣住,坐在旁边,用脚挑着锅沿,这样,虽然点着灯,远处看不到灯光。天黑了,随着一阵呼呼的响声,从东南方向窜出一股妖风。石敢当一脚踏翻锅,油灯立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十二对童男童女同时敲响了锣鼓。妖怪一进屋,看见了灯光,听到了响声,赶快闪了出去,朝南方逃跑。这股妖风后来到了福建,继续作威作福。福建的一些农户也被妖风缠身,患了重病。人们打听来打听去,听说泰山有个石敢当能驱除妖怪 ,就把石敢当请到了福建。石敢当用老办法把妖怪赶走了……这妖风又逃到了东北,东北有些姑娘也得了重病,人们又把石敢当请到了东北。 石敢当想:“我赶它一回,它就逃到别处,全国这么大,我怎么跑得过来呢?对,泰山有很多石头,我请石匠在石头上刻上我的家乡和名字--泰山石敢当,谁家闹妖风,就把这石头放在谁家的门外,妖怪就不敢进去了。” 以后, 泰山石敢当降妖的事越传越远,以后,人们为了避邪所以人们在盖房子的时候,总是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砌在墙上或放在门口,用来避邪。今时今日,风水上以泰山石来化解房子缺角所带来的祸端。在所缺角处置用朱砂刻写“泰山石敢当”的吉祥物,即可化解缺角所带来的煞气。
  神医版石敢当
  石敢当时以为医术高明的针灸先生,家住泰山上,人称他泰山石敢当。他特别拿手的就是治妖魔鬼秽邪不拉子病。不管是千年修练,还是万年修炼成仙的狐狸精附了人体,只要他去看准穴位,致命的一针,这狐狸精当时死去,病人当时就好。加他扎死得狐狸精不计其数,狐狸精只要一听石敢当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地块跑。人们为了不受狐狸精的害,就在路口墙上写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凡是人走到哪里都自然而然的念一遍,这样就永不招鬼魔。
  唐王版石敢当
  相传,唐王李世民手下曾有一个名叫“石敢”的卫士。这个卫士,出身于泰山脚下的一个石匠家庭,他力大过人,武艺超群。平日善使一对铁锤,打起仗来,所向无敌,因此很受李世民赏识。
  有一回,李世民与隋兵对垒。这天擦黑儿的时候,李世民带了石敢等几名卫士出去察看地形,结果中了隋兵的埋伏。一阵乱箭射过来,五个卫兵倒下去了四个。石敢见势不妙,大喊一声,挺身而出,挥动双锤,拨打雕翎,掩护唐王边打边撤,最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保护唐王逃回了军营。事后,李世民奖赏石敢,对他说:“石敢哪石敢,今天多亏你保驾,否则孤王的性命就难保了。古时候,有个勇士,也姓石,但名字比你多一个字,叫‘石敢当’。我看你打仗也敢冲敢挡,以后干脆也叫‘石敢当’得了。”打这以后,石敢就改名“石敢当”,继续给唐王当护卫。
  后来,唐王率兵攻打王世充,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出输赢。最后,王世充提出谈判,唐王答应了,唐王带了石敢当前去赴会。酒席宴上,趁大家没在意,王世充手下的一个随从,突然向石敢当发来一支袖箭,石敢当眼尖手快,一伸筷子,“嘈”地一下,把这袖箭夹住了。可是,还没等他还手,那人又发一支袖箭,向李世民射去,石敢当叫声“不好!”急忙挺身去挡,结果那箭正中石敢当左肩。石敢当大怒,抄起铁锤。乒乒乓乓,一阵猛打,直把王世充手下那班儿随从打得连滚带爬。最后,他终于掩护唐王杀回了自家军营。
  唐王没事儿了,可石敢当却不行了。原来,王世充手下那随从发的是一支毒箭,石敢当中箭以后,又拼杀了半天,这会儿毒性发作,没救了。
  石敢当死后,李世民抱尸大哭,将他追封为将军,并发誓为他报仇。不久,唐朝军队终于打败了王世充。
天下安定以后,李世民没忘石敢当的功劳。为了纪念他,唐王特意颁旨,号令天下:凡大门面对桥梁、路口的人家,门首都要竖立石将军石像,以供瞻仰。为使这个号令广泛实行,唐王还让人编排了一个说法,说立石敢当像可以驱妖避邪。于是,天下很快便兴起了立石敢当石像的习俗。后来,有人嫌刻石像麻烦,便立一块小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代替。因为石敢当是泰山脚下的人,所以有人又在石像或石碑上加刻“泰山”二字。这个习俗,现在好些地方还有呢。
  女娲版石敢当
  传说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无人能敌,所触之物,玉石难存,黄帝屡遭惨败。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之称:天下谁敢当?持有的狂妄激怒了女娲,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面携“泰山石,敢当”,蚩尤溃败。黄帝于是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再涿鹿被擒,囚于北极。从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的辟邪神石。
  姜子牙版石敢当
  传说源于周朝,石敢当即使神医“石将军”。因姜子牙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纣有功,死后被封为“泰山——石敢当”,其神权主执守鬼门关道。因东岳泰山雄伟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能镇压任何厉鬼,此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
  五代将军版
  据《姓源珠玑》载:五代刘志远的手下有一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是一员福将。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比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因此后人有诗赞曰:“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卫道路三岔口,埋没泥土百战身。”
  玄宗版石敢当
  唐朝时,唐玄宗骑马上泰山封山,来到回马岭,一路马蹄盘,就上不去了。玄宗非常好奇,非上不行。结果,绕着道走,临走说了这么一句,:“我从长安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的,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接了这个音,有了“泰山石敢当”一说。
  广东版石敢当
  康熙年间,广东徐文县几任知县都到任不几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某黄知县知道这件事,携一风水先生一同赴任。先生查明是本县一座宝塔的影子落在了县太爷的公座之上,诸官都应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知道原因后他就在县衙前立石碑,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敌宝塔。从此一帆风顺。

 

4、孙悟空还金箍棒

六一陈宏博

   话说,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来到西天,取得佛经经后,被奉为斗战胜佛。在护送唐僧的过程中,他手持金箍棒,斩妖除魔,让鬼怪见而避之,而金箍棒乃是他从东海夺来得,如今他以成佛,自然要还给主人,着泼猴会这样想倒真是奇了。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一下子就从峨眉山翻到了东海,可是在他眼前的哪里是东海,明明是一个巨大的污水场,那种味道连他也要屏住呼吸才能进去一探究竟。

他纵身跳进去后,里面一个人也没有,来到龙王府,在龙王座旁到处是死尸,只见有一只乌龟在慢慢地蠕动。这只乌龟乃是龟丞相也。龟丞相的脸色苍白,手脚僵硬,像市中了某中剧毒无比的奇毒。

孙悟空向他询问了一番后,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各个工厂的工业废水都排到东海来了,所以才会让东海变成现在这个模样。此时此刻,龟丞相突然间想器了几百年前东海那一片繁荣的景象。那时,千千万万美丽的鱼儿在在东海中畅游,小鱼跟在大鱼的后面,尽情的领略着着大自然的奥妙,水底那“横行霸道”的螃蟹互相嬉戏、打闹。快乐的很。

孙悟空抱着龟丞相“嗖”的一下飞出了东海,为龟丞相疗伤,只可惜龟丞相身体太虚弱了,过了不久就去世了,孙悟空心头剧痛,心就像要崩裂一样,但他也只能无奈的仰天长叹,正在伤心欲绝之时,忽见飞出一位仙女,孙悟空立刻起身翻腾到那仙女面前,却见那仙女竟是年老的女娲,只见她的行动比器以往来缓慢的多了,头上也涌出了斗大的汗珠,孙悟空心中疑惑不解,于是便问道:“女娲姐,你在干什么呢?”女娲气喘吁吁的道:“我在补天呢!”到了这时孙悟空新中不觉大惊,心中暗呼:她怎么又补天了呢?又见她手持七彩石,一块一块地把天补上,女娲边补天,边告诉孙悟空天有漏丁是因可人类的工业越来越发展,可大自然却因此受到了破坏,大量的汽车尾汽和烟囱中冒出来的黑烟已经使大气层受到了破坏就快无法修补了。

天补完了,女娲也用尽了全力,她那虚弱的身体已受不住了,终于,她也倒下了。

孙悟空看到了这一切,鼻子不禁一酸,他终于压抑不住自己了,他这么年第一次哭,想不到竟是为了这愚蠢的人类们!


 5、太公钓鱼《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释义
    “太公”,即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钓鱼,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故事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功 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 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背景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和夏桀

评论(0) | 阅读(621)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礼 ()
草书《福》 ()
《龙马精神》等 ()
静轩 ()
有朋自远方来不易乐乎 ()
篆书《龙》 ()
《永》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宁静致远》 ()


我的最新动态

友情链接1
友情链接
山东华运圣水艺术研究院教育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人”字与社会》 —— 郭庆禄
“华运圣水”在世界东方中国泉城诞生
《东方文明“靶心”一一“华运”“圣水”在东盟旗开得胜》
网易 百城百家颂百年 ——著名书法家郭庆禄
中华网 百城百家颂百年 ——著名书法家郭庆禄
中国创投网 百城百家颂百年 ——著名书法家郭庆禄
楚天财经网 百城百家颂百年 ——著名书法家郭庆禄


访客最新留言

郝中玲
2014-02-15 11:06:24
我在广场看了郭老师的书法表演运动,-震撼。
http://shop.artxun.com
2008-11-03 17:44:15
欢迎进入【博宝商城】,【博宝商城】全程为您服务! http://shop.artxun.com
墨香斋主
2008-09-10 06:07:13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非”,中华书舞(武)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技法,从工具的改革应用到实践推广,创造出独立的体系,可谓时代发展的一座历程碑。
日本
2008-08-04 22:10:29
作者是一位引起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运动的重大变革家。
作者:
2008-07-06 15:05:32
根据你的需要,尽情表现。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华运圣水创始人 郭庆禄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